对话95后:他们为什么对北上广不再有执念了?

近日,在社交产品上屡败屡战的张朝阳,通过一款叫作“狐友”产品的推出,再一次对社交执念进行了充分表达。

不过,与此前不大相同的是,这一次,张朝阳竖起了扩张90、95后社交圈的大旗。这一画面还被网友戏称为“60岁大叔的95后社交梦”。

狐友问世的依据是,90后需要一片可以表达自我的小天地,这里没有来自领导、同事、父母、熟人的“监视”。在这个空间里,没有束缚,想怼人就怼人、想吐槽就吐槽,能尽情展示真我。

现实生活中,这类群体的社交圈是什么样子?90度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形式对10位90后的内心进行了一次直探。而这次略显不正式的一次次聊天,也让90度更加理解为什么90后(尤其95后)对北上广的执念不再,一些小城反而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。

90、95后的社交画像

在与身边10位90后交流过后,90度描摹出来的这类人群社交画像如下:

1、社交恐惧。线上聊得很嗨,一见面立马就变怂。

一位95年女生给出的社交关键词是“社交有限、社交恐惧”,“就在线上聊聊就好,不想线下聚会,怕麻烦。”另一位94年女生的说法更个性:“能在线上解决的事情绝不会去线下,包括买菜。”

他们的理由是不希望自己的独立空间被线下的无效社交侵占,即便在自己需要倾诉的时候,线上的那个人出来聊聊就好,但不想再进一步接触。

2、朋友圈装死,其他小号才是本我状态。

在95后那里,微信朋友圈只是工作工具,而不是社交工具。qq、微博以及其他小号是主要社交工具,日常生活和心情记录都在这些渠道展示。

他们的态度很明确:我就是我,我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,生活要变纯粹,而不是每天活在别人的“关注”中。

3、都有各自兴趣小圈子,“胡吃海喝”的朋友多。

没有主动拓展朋友圈的欲望,结交的新朋友都是在兴趣小组中认识的。

一位90年女生提到,她的新朋友都来自各个兴趣小组,“我特别喜欢玩剧本杀推理游戏,在豆瓣上就找了这样的小组,我们经常在周末一起剧本杀,慢慢地大家也都成了朋友,这个圈子的人不断增加,我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。”

对北上广执念不再

在10位90后中,有一半表示还是想回到原来的城市或去另一个更放松的城市。北京拥挤的人贴人的地铁、快节奏的工作以及工作价值不被认同,等等,都成了他们想离开的理由。

“大家都说90后的标签是说走就走,不考虑后果,但任何一个单一的结果,都不是因一时冲动或一个因素而起,是多方因素集合的爆发。”94年的小A,深思熟虑过后的决定是,向单位提出辞职,回到他的家乡—一个二线小城。

职场的第二步选择

90度观察,90后向往的城市共同点是“能够让他们彻底放飞自我”。但每种生活方式也有细微不同。

第一类:舒适、简单,比如云南。小Z说,他的梦想是在云南开一家小店,在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里,每天迎来送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,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状态。“在北京,工作是生活,生活也是工作;在云南,工作是生活,生活还是生活。”

第二类:吃喝玩乐的城市,比如,成都、武汉、长沙。这几个城市被90后选中,还有一个共同原因,他们都在这些城市上过学,真正深入地感受过当地浓厚的娱乐氛围和不夜城的热闹繁华。体验感好,能满足需求,所以为之向往。

第三类:家乡的小城市。有房、有车、有家人,生活成本低,更有安全感。回去的创业型居多。

在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90后中,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开始下降,相比较深圳和广州还能保住靠前的排名,北京和上海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,一些新一线城市迎头赶上,成为了90后的下一个选择。他们职场的第二步普遍开始于杭州、成都、武汉、南京、重庆等城市。

本文发布者:dennyyang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ongyoo.com/cross-e-commerce/117.html

(0)
上一页 2019年7月2日 上午10:39
下一页 2019年7月2日 上午10:55

相关推荐

  • 为什么很多高智商的名牌大学生,毕业后却混得很不好?

    昨天半夜刷微博的时候,看到好几个前来咨询的案例,突然有点难过,就睡不着了。 很多职场新人,明明有很好的学历,很好的能力,但是经过几年职场之后,却变得非常失败,既晋升无望,又无法转型,一辈子被困死在底层岗位,内心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被裁的恐惧,浑浑噩噩的混日子。 于是我开始思考,到底是什么决定一个新人,在职场能够走向成功。 刚开始,我以为是新人自身的原因,即内因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61000
  • 毕业季租房,你要避开的那些坑

    6月,是一个分离的季节,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,除了要面临离开“象牙塔”走向社会这个挑战之外,独立生活亦是人生中的重要开始,而开始新生活的第一站便是租房。 据教育部统计,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843万,除一小部分家庭生活水平很高,毕业之后便考虑买房以外,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的仍是租房。虽然目前租房环境和找房便利度比之前已有很大改善,但租房路上的“坑”还是不少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67000
  • 那个微信问“在吗”的人,被我拉黑了

    前两天,外出旅游的我刚回家就收到一条微信: “在吗?”一位老家同学问道, 我等着她说出下面的字,可是…… 没有可是——她结束了。 于是,尴尬的一幕出现了: 回吧,不清楚对方目的,万一是找我借钱,我该怎么拒绝? 不回,似乎显得不礼貌,毕竟过会儿还要发旅游的美照到朋友圈。 我强忍着当晚没有晒图,熬到了第二天早上,回了一句:“在的,找我什么事?” 可到了下午才收到…

    2019年6月30日
    66300
  • 负面新闻爆发式增长,我们应该远离社交媒体吗?

    今天看到一张截图,说的是最近的一些热点互联网新闻。 其中一些只是看标题就让人觉得不舒服,如果看了相关新闻或者截图,可能会有恶心的冲动。我想如果一个原始人穿越到现代,看到这些新闻时,也会感叹现代社会的黑暗、野蛮和原始,但显然事实不是这样,任何社会都会有阴暗的角落,有光明就有黑暗,有善良就有邪恶,有好人就会有坏人,有爱就有狠。 问题是,为什么如今“负能量”新闻越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64000
  • 性价比开局的Redmi,迈进高端机市场怼上荣耀

    卢伟冰接手Redmi刚好半年。 这位金立集团前总裁从1月初就任小米担任副总裁、Redmi总经理。此后,Redmi从小米品牌接过性价比的大旗,发布了Note 7系列和Redmi 7系列,售价最高的Note 7 Pro也仅有1599元,但此后的K20系列上探到2999元,可谓非常大胆。 其中,K20起售价1999元可以认为是常规提升,但K20 Pro起售价249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64100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587754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