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很多高智商的名牌大学生,毕业后却混得很不好?

昨天半夜刷微博的时候,看到好几个前来咨询的案例,突然有点难过,就睡不着了。

很多职场新人,明明有很好的学历,很好的能力,但是经过几年职场之后,却变得非常失败,既晋升无望,又无法转型,一辈子被困死在底层岗位,内心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被裁的恐惧,浑浑噩噩的混日子。

于是我开始思考,到底是什么决定一个新人,在职场能够走向成功。

刚开始,我以为是新人自身的原因,即内因。

但是我仔细研究发现,这些新人,无论是智商能力还是勤奋努力,都无可挑剔,甚至996都没有问题。

那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,就只能是外因了,即他们进入的职场环境。

一个人的职场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刚毕业后1—3年的初始期,中间5-8年的成长期,最后进入飞跃期。

这其中,最关键的是毕业后1-3年的初始期,而最重要的则是中间5-8年的成长期。

刚毕业1-3年的初始期,是新人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转变的过渡期。

这期间,新人不太可能取得耀眼的成就,但这段时间对新人非常重要。新人的行业选择、职场价值观的形成、职场思维的养成,都是处在这一阶段。

可以说,这是一次人的新生。

新人在这段时间内,主要就是学习,不断的从周围学习和吸收初步的职场知识,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,为将来的职场转变打好基础。

这一阶段,对天赋比较好的人来说,大概一年就够了。像我这样天赋比较差的,则至少需要三年。

接下来的5-8年成长期,是职场人士的起飞阶段。

在成长期内,职场人士用已经学会的东西,去解决实际问题,处理业务项目,与他人完成协作,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,成为团队骨干。

在这一阶段,职场人士基本上是一边学习,努力将各种职场技能练熟,一边不断学习新的知识,提升自己的格局眼界。

到了8年后的飞跃期,职场人士的各种技能已经十分熟练,行业观点和思考方法也趋于固定。

这时候的职场人士开始独当一面,成为团队的领袖。因此,他需要将自己的职场经验,传递给新人,从而完成团队的打造,独立负责项目的完成。

整个职场晋升的过程,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。如果哪一环节出了问题,就会导致职场晋升受阻。

而整个晋升的基础,就是最开始刚毕业1-3年的初始期,所以它最为关键。

在初始期内,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,有两个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:

1,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。

2,优质的耐心指导老师。

职场学习,跟在校学习,虽然内容方式大相径庭,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。

都需要由老师给出前进方向,让新人去尝试和摸索。在新人摸索的过程中,老师负责耐心的讲解和纠偏,帮助新人充分理解。

两个水平相当的新人,遇见不同领路上司,将来的职场发展,是绝对完全不同的。

遇到一个水平高超的上司,三五年内就能摸清行业的发展规律,熟练掌握各种职场技能,成为业务主干。遇到一个水平糟糕的上司,只会迷茫混日子,成天被各种谩骂,对自己彻底丧失信心,变成一个废人。

因此,在职场的初始期,一定要认真筛选自己的上司。

面试的时候,不要抱着一种抢救命稻草的心态,觉得只要是个公司愿意要,就立马赶紧去。

否则你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份月薪三千的廉价薪水,但失去的是人生的进阶机会。

所以,一定要多面试。

为的不是找到一份光鲜亮丽的好工作,而是要选择一个踏实靠谱的好上司。他才是真正能够决定你未来职场之路的人。

很多头顶名校光环,进入全球500强企业的精英们,到最后混的一塌糊涂,就是因为他们违背这条法则,而去盲目相信什么科学的管理流程。

很多大公司,都有管培生制度。

他们说的非常好听,为了让新人将来能够管理各种相关部门,所以新人刚入职的前几年,要实行轮岗制度。

其实就是每个部门待几天,充当廉价劳动力。

这样的制度之下,何谈职场领路人?

新人只能被动接受安排和调动,根本没有任何选择和发言的权利。在关键的三年初始期内,除了顶着一个好听的公司名字,什么系统的职场方法论都学不下。

那大公司的无限风光,跟你一个底层小卒,又有什么关系?

很多名校精英,就是这样被练废掉的。

很幸运的是,在当今互联网时代,优秀的职场新人有了新的选择。

上世纪90年代,人人都以能进入外企为荣,那时候大家都羡慕外企的光鲜亮丽,收入还高。

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,情况就改变了。很多初创的小公司,因为能拿到风险投资,所以开出的薪水毫不逊色,甚至还给期权。

更重要的是,虽然公司很小,但上司却有真才实学。

新人一旦进入,就能直接接触核心业务,在导师手把手教导下,快速成长,远比成为职场螺丝钉要强得多。而且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,将来自然就会有独当一面的机会。

盲目信奉大公司的时代,早就过去了。

那是不是赶紧都去加入小公司呢?

不是。

因为虽然有很多优质的初创型公司,但也有很多垃圾小公司。如果不幸进入到此类公司,那会比进入到大公司,还要糟糕一百倍。

我只是想十分诚恳的告诉你:

1,不能确定岗位,不能确定导师的工作,统统都是垃圾,除非你本身很强,否则不要跳火坑,

2,面试时候,不要看公司,不要看级别,只要看导师能力。

花点时间,去了解导师过去的小历史,成绩,气场契合度,是否match,耐心,以及他的教人培训规划和周期,乃至考核标准。这非常重要。

要始终牢记一个原则:

刚开始混职场,跟对人,才是最重要的。

本文发布者:dennyyang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ongyoo.com/cross-e-commerce/47.html

(0)
上一页 2019年7月1日 下午4:37
下一页 2019年7月1日 下午4:52

相关推荐

  • 迎接跨境电商3月的绿色狂欢,圣帕特里克节刺激3月份外贸消费回春

    每年3月17日的圣帕特里克节(St. Patrick’s Day),起源于爱尔兰,随着爱尔兰后裔遍布世界,如今的圣帕特里克节已在更多的国家成为重要节日,众多“追捧者”非常热衷庆祝这个节日,各商家也把它视作又一个购物狂欢节。 狂欢盛会 圣帕特⾥克节起源于5世纪末期的爱尔兰,如今它不仅是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神,同时也是爱尔兰的国庆⽇,现如今已演变为多个…

    2025年1月21日
    77400
  • 亚马逊北美核心零售部门裁员,也或将进一步缩减管理层

    1月17日,亚马逊证实将在北美商店部门裁员约200人,该业务又称核心零售业务。 据悉,该业务经营范围涉及自有品牌、Prime会员计划和消费品业务。亚马逊发言人向媒体表示,此次裁员主要涉及服装与健身等领域,集团将尽力协助他们过渡,优化后的部门结构将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。 2022年底,亚马逊开始了大型裁员。2023年1月,企业裁员18000人,此后又于同年3…

    2025年1月20日
    69700
  • 那个微信问“在吗”的人,被我拉黑了

    前两天,外出旅游的我刚回家就收到一条微信: “在吗?”一位老家同学问道, 我等着她说出下面的字,可是…… 没有可是——她结束了。 于是,尴尬的一幕出现了: 回吧,不清楚对方目的,万一是找我借钱,我该怎么拒绝? 不回,似乎显得不礼貌,毕竟过会儿还要发旅游的美照到朋友圈。 我强忍着当晚没有晒图,熬到了第二天早上,回了一句:“在的,找我什么事?” 可到了下午才收到…

    2019年6月30日
    62500
  • 垃圾里的互联网+生意早就有了,蛋糕很大,吃到很难

    经过一个多月活在各种段子里的日子之后,上海人民总算基本适应了垃圾分类。接下来,就该北京等其他46城人民接受考验了。不按正确方式分类投放垃圾面临违法的风险,同时可能被处以人民币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。 据上观新闻报道,上海的日均垃圾清运量在2.6万吨左右。这意味着,如果堆起来,差不多两三个星期就能堆出一座上海中心。 从5月末起,上海多个小区已经开始试点生活…

    2019年7月2日
    66200
  • 2019斗鱼直播节开幕,超1500名人气主播点亮青春武汉

    6月14日消息,2019国际武汉斗鱼直播节暨斗鱼嘉年华今天在武汉江滩正式开幕。接下来的三天里,超过1500位人气主播将奉献一系列精彩演出,为广大水友献上一场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娱乐盛宴。 斗鱼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张文明致开幕词。他介绍,今年的直播节在软硬件上进行了全面升级,设立了四大主题舞台、八大内容板块,以满足水友的不同喜好。其中,四大舞台包括主…

    2019年7月2日
    58800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587754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