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抖音的小红书

APP们变得越来越像了,最近一次体会到这点在小红书上。当我打开小红书,系统推荐给我的是王祖蓝和画画老奶奶的视频,感觉上像是打开了另一个抖音

粗略刷下来,“抖音式”的内容不少,而传统美妆个护板块的内容占比并没有预想中的多,如果不经提示,你或许不太容易察觉到这是一个女性美妆内容为主的种草社区。

最初我认为这可能是推荐算法导致的个例错觉,但搜索后发现有着“小红书抖音化”的感受绝非个例。另外,从百度关键词联想上来看,小红书存在一定的内容危机。

短视频让小红书抖音化

我们认为对于内容社区而言,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原创内容的产出及消费能力。小红书的成功之处在于,有大量用户能凝聚在平台上产出独家种草笔记,但在视频化的浪潮之下,小红书似乎有些迷失。

小红书上的短视频内容多数并非独家内容,而是从抖音快手等成熟短视频平台迁移过来,这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区本身的内容创造力,并模糊了社区调性。

小红书的视频化无疑可以提升各项运营数据,但网络上同样有一些用户反映:小红书上推荐的视频内容用户大多在抖音/快手中已经看过,并没有太多独到之处,也无需在小红书中再一次观看。

但如果对比B站,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差异点,鬼畜类、二次元类的内容几乎只能在B站中观看消费,但热门的短视频内容,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主流短视频APP中看到。

短视频的精髓在于“短”,因为时长上的物理限制,让爆款短视频的内容套路简单粗暴,通过高频强刺激让用户欲罢不能,达到心流状态。但也正是因此,短视频在内容上的延展性并不强,难以匹配垂直领域的内容消费需求,难以拓展内容上的深度与广度,毕竟在十几秒内,能说清楚的东西也并不多。

因此我们能够发现,所有尝试短视频的产品,在短视频内容上都大同小异,并无图文类内容领域区分得那么明显。甚至短视频产品的UI界面都会不断趋同,就像触屏成为大趋势后,所有手机长得都差不多。

在我个人的手机中,王祖蓝(视频经常被推荐,尽管我不太想看到他)无论是在抖音、快手、还是小红书上,发的都是同样的短视频内容,典型的一稿多投,并不会根据不同平台的特色去创作不同短视频,完全没有范冰冰在小红书上写种草笔记时那么走心。但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,短视频的载体本身,无法承担垂直化内容的重任。

我们对这种现象并不十分乐观,短视频的红利已经见顶,从身边反馈来看,不少用户已经产生审美疲劳,抖音和快手的内容差异如今也并不太大,短视频平台若想进一步发展,将往长视频领域中慢慢渗透。而对于小红书、知乎等垂直社区而言,若扶持短视频内容领域,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特点才行。

小红书面前的难题

对于小红书而言,如今已经具备全品类社区的雏形与潜力,许多非女性向的长尾产品都有着不错的曝光数据及种草潜力。

身边有朋友评价小红书“无法出爆款,但面面俱到”,小红书的爆款往往局限在小红书平台内,在全网话题中的影响力不大,但难得的是,许多小众产品、非女性向产品在小红书中都有着不错的曝光及讨论量,如无人机、机械键盘等。

而今天小红书抖音化的背后,折射出垂直内容平台扩张时无解的难题——社区内容的水化。大众用户的涌入会冲淡社区调性,导致硬核用户的逃离,让整个社区氛围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,若内容运营乏力,整个社区就容易变得段子化。目前来看,“内容乱”、“质量没以前好”已经成为不少老用户的共同感受。

而今年又是小红书商业化开启的一年,从提高KOL合作标准、试水直播种种动作来看,官方的态度相对保守谨慎,但也引发了不少业界讨论及争议。

总体来看,小红书似乎同时面临两个重要节点:1、垂直社区的大众化(从垂直品类走向全品类),2、平台的商业化。但我们认为,要同时做好这两点难度不小。

垂直社区的破圈扩张本身就需要给予KOL们一定的激励空间,这往往体现在KOL们的流量变现红利上,否则KOL们将失去创作动力。

但在如今小红书商城并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,平台的商业化则与KOL们的利益相悖,需要抽取KOL的广告收益比例以获得商业化收入,其中存在蛋糕的利益分配问题,如何平衡本就是一个难题。

另外摆在小红书平台面前独有的尴尬是,作为一个内容种草社区,内容与商业信息本就密不可分,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每一篇种草笔记都是一则原生广告。因此平台对商业信息的判断标准会显得非常模糊及主观,难以让KOL信服,导致KOL们始终拥有出逃倾向。

无论如何,随着平台的扩张及商业化的推进,今年可能是小红书变动最大的一年,但毋庸置疑的是,有人会因此离开,有人会更加热爱。

本文发布者:dennyyang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ongyoo.com/entre-sharing/4054.html

(0)
上一页 2019年7月1日 下午6:21
下一页 2019年7月1日 下午6:28

相关推荐

  • 苏宁买下家乐福的交易,最终还是绕不开阿里

    家乐福中国终于卖了。接手的不是阿里巴巴,也不是腾讯,而是苏宁。 6月23日晚,苏宁易购发布公告,将以48亿元现金或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%股份。 根据公告内容,家乐福中国位居中国快消品(超市/便利店)连锁百强前10。2017年、2018年家乐福中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4.47和299.58亿元,净亏损10.99亿元和5.78亿元。而且,这两年它在中国的资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76700
  • 雷军招募“天才AI少女”,小米要做大模型风口下的“飞猪”?

    创业,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,风口站对了,猪也可以飞起来。 12月20日,有消息称,DeepSeek开源大模型DeepSeek-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——罗福莉将加入小米,或供职于小米AI实验室,领导小米大模型团队。 罗福莉毕业于北大计算语言学硕士毕业,曾任职于阿里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,主导开发了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,并在DeepSeek参与了MoE大…

    2024年12月26日
    1.5K11
  • 丰田入局阿波罗,百度自动驾驶或将迎来商业元年?

    据外媒《日本经济新闻》报道,丰田近期将加入百度的自动驾驶开发联盟“阿波罗计划”(Apollo)。据百度官网数据和已公开报道,算上丰田,目前已有近150家汽车相关企业加入阿波罗计划,其中不乏戴勒姆集团、大众、宝马、Grab、英伟达、英特尔等全球巨头企业。 阿波罗计划是百度人工智能(AI)布局的其中一步,这个在2017年推出的开放自动驾驶平台采用“开放源代码”的…

    2019年7月2日
    87200
  • “滴滴”们的下一步要怎么走?

    随着网约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,交通事故及客户纠纷也越来越多,因此亚洲各地的网约车平台都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。 中国的滴滴出行和新加坡的 Grab 等行业领军企业,都在探索新的方式,提升乘车安全性,同时留住其它平台也觊觎着的优质司机。 网约车的商业模式最先由 Uber 在美国推广开。中国市场后来居上,很快在规模上赶超了美国市场,现在中国的网约车市场规模几乎是美国的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96200
  • 淘宝、京东强攻,拼多多坚守,618狂欢背后的流量争夺战

    一、618大促期间移动购物APP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1、2019年618期间,移动购物APP行业整体规模呈现26%的平均同比增速,从预热期开始,日活跃用户规模逐步拉升,在6月18日当天达到峰值5.2亿,较5月20日增加约7500万,同比上年增长18.4% 2、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活动延续去年态势,各家典型平台拉长活动周期,从5月下旬启动,进行跨月促销,活动以预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76400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587754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